今年5月,十堰市审计局对某地惠民资金项目进行审计,延伸林业局及所属9个林业站发现,该地虚报造林面积1.47万亩,涉嫌骗取国家林业补贴资金322万元。审计情况移送当地纪委后,19名林业系统涉案人员受到了查处,也掀开了当地林业系统贪腐团伙窝案。
火眼金睛 揪出林业“蛀虫”
进点后,审计组从面积和名字入手,在农户享受退耕还林花名册中寻找端倪,前后对比,甄别关系,进而找出破绽,需求突破。首先进入审计视线的是2016年林业部门拨付造林补贴余款30%的各地农户名册,经了解,造林补贴财政分两个阶段进行拨付,首期拨付70%,结束拨付30%。审计组将拨付70%和30%名册进行对比分析,关注重点放在补贴面积300亩以上的大户。很快发现前后两份名册有少数名字不一致,张冠李戴。带着疑问,审计组重点将某乡镇6户补贴大户的实有面积、时间及补贴资金等逐一进行了确证。
紧接着审计组又马不停蹄地赶到这6户所在的村委会,要求提供承包山林的合同和交纳租金的凭证。补贴大户王某系该村支部委员,名下享受林业补贴面积240亩。经走访核实,王某并没有在村里承包荒山造林,也未收到任何补贴资金。在证据和事实面前,王某向审计组说了实话。2015年底乡镇林业站会计吴某找到他将其存折借走说林业站用一下,2016年将其还给他,他发现存折上资金进出有变化。顺藤摸瓜,审计组瞄准了林业站,发现该林业站多年来采取假借村民名义上报项目,借用他人存折领取补贴资金的形式,虚报冒领手段,违规套取国家造林补贴等专项资金11万元。与此同时,审计组一鼓作气从领取补贴农户名字入手,发现其中3户并不是该村村民,也未在该村承包山场造林,查出通过虚报造林面积280亩、领取补贴资金5.6万违规事实。
重拳出击 斩断利益“链条”
随着审计核查进一步深入,审计组深深感觉到,这些林业上的“蛀虫”已经把虚报面积骗取补贴当成一门“营生”。那么这个林业站存在骗取造林项目资金的行为,其他乡镇林业站有无类似情况?根据现行林业补贴资金审批发放的模式,护林员有没有介入,所在村干部不可能不知情,他们是疏忽,还是有意放纵,抑或共同参与、利益均分?
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审计组乘胜追击,相邻一个林业站站长伙同会计、护林员虚报面积套取补贴资金的黑幕浮出水面。审计核实,2013年该林业站领导班子集体同意,将该站租赁的100亩油菜基地和护林员袁某150亩油菜基地共计250亩以袁某的名义申报造林补贴资金。2013年12月,财政将70%林业补贴资金共3.5万元拨付给袁某,袁将林业站虚列100亩的补贴1.4万元交给林业站会计用于单位开支。随后审计组扩大成果,进一步抽查该地14个乡镇78个村183名业主,确认了61户业主、1个专业合作社共虚报林业面积1.47万亩,查出了该地林业系统涉案19人,村干部涉案10人虚报造林面积、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利益“链条”。
审计助力,护航绿水青山
作为一起典型的林业系统揭露出来的团伙窝案,这一窝的林业蛀虫蚕食着林业系统的肌体,直接影响国家生态绿色战略在基层落实的效果。审计发现,教育、制度、惩治这三个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是导致林业系统部分干部纪律松弛,违纪违法问题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在项目申报时,部分镇村干部没有严格遵照要求,项目资料把关时,多地的林业部门并没有进行实地核验,有的还沟壑一气,内外勾结,同流合污。补贴农民的民生钱,造福子孙后代的生态资金,却成了少数林业站、村干部的“唐僧肉”,被当成了一门“营生”。支付环节,财政部门也没有仔细比对公示名单与实际资金发放名单是否存在差异,使得报、领两本账问题长期存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中办、国办印发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就是审计铁军冲锋的号角。人民群众对青山绿水蓝天的渴望,就是审计跨越千难万险的信心和动力之源。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向往。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这艘巨轮已经起航,无论征途有多少风吹雨打,也阻挡不了审计前行的步伐,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必将给各级领导干部划上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